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退役量激增,如何實現安全、高效、環保的回收成為行業焦點。綠捷環保鋰電池破碎分選設備推出的無污染鋰電池分解處理系統,通過"帶電破碎-梯度熱解-智能分選-環保閉環"四大核心技術,構建了從電池破碎到資源再生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該系統不僅解決了傳統回收工藝中污染重、效率低、安全隱患多的痛點,更實現了資源回收率超99%、碳減排1.5萬噸/萬噸處理量的突破性成果。
一、核心技術解析:安全與環保的雙重保障
1. 帶電破碎技術
- 氮氣保護無氧環境:氧含量≤2%,直接處理帶電電池,省去傳統放電步驟(耗時96小時),效率提升50%。
- 多級破碎系統:粗碎(撕碎機)→中碎(錘式破碎機)→細碎(剪切破碎機),最終粒徑≤0.5mm,確保極片與金屬組分充分解離。
- 安全監測:集成氧含量傳感器、溫度監控、自動滅火裝置,故障率降低80%。
2. 梯度熱解與有機物分離
- 分段控溫技術:低溫段(100-200℃)揮發電解液并冷凝回收(回收率99%);中溫段(400-600℃)分解隔膜與PVDF粘結劑;高溫段(600-750℃)針對三元電池,采用氫氣/碳熱還原破壞正極結構,釋放鋰、鈷、鎳。
- 熱能循環利用:熱解氣體二次燃燒供能,能耗降低80%,碳排放減少1.5噸/萬噸處理量。
3. 智能分選與資源高值化
- 多維分選技術:磁選+渦電流分選分離鐵磁性物質與銅鋁箔(回收率≥99%);氣流分選+AI圖像識別分離正負極粉與隔膜(純度達99%以上);黑粉經滾筒篩分機(100目篩網)和研磨機處理,純度≥99.75%。
- 黑粉再生:通過濕法冶金提取碳酸鋰(純度≥99.5%),直接回用于電池正極材料制備,降低產業鏈成本20%-30%。
4. 環保閉環與污染控制
- 廢氣處理:采用"RTO焚燒(850-1100℃)→堿液噴淋→活性炭吸附"多級凈化,VOCs去除率>99%,粉塵排放<5mg/m³,符合歐盟標準。
- 廢水零排放:含氟廢水經中和沉淀+膜分離循環利用。
- 固廢資源化:分選后的塑料、隔膜等非金屬組分回收率超95%,實現100%資源化利用。
二、工藝流程:從破碎到再生的閉環設計
1. 物料流動路徑
鋰電池→帶電破碎→負壓除塵→梯度熱解→智能分選→黑粉收集→濕法冶金提純。
2. 廢氣處理路徑
熱解廢氣→RTO焚燒→急冷塔→噴淋塔→活性炭吸附→達標排放。
3. 廢水固廢處理
- 廢水經膜分離技術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
- 固廢(如塑料、隔膜)通過無害化處理,資源化率超95%。
三、應用價值與行業標桿案例
1. 經濟效益
- 年處理2萬噸規模下,再生材料產值超3億元,單噸收益率66%-230%。
- 每萬噸電池可回收鋰600-800噸、鈷100-150噸,減少原生礦開采60%-70%。
2. 環保與社會效益
- 杜絕電解液泄漏與重金屬污染,保護土壤/水體安全。
- 符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支持全球環保認證(如歐盟RoHS)。
3. 全球化布局
- 設備出口至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10余國,推動國際回收標準協同。
- 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共建"電池銀行",打造"生產-使用-回收"閉環。
綠色循環經濟的中國方案
綠捷鋰電池破碎分選設備通過系統化、智能化、綠色高效的設計,將廢舊電池從"污染源"轉化為"城市礦山",不僅解決了行業痛點,更推動了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隨著技術迭代與政策深化,這一系統將成為全球鋰電池回收領域的標桿,為"雙碳"目標與資源循環利用提供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