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捷鋰電池破碎分選設備—極片脫粉分選回收線技術深度解析
一、技術核心與構成
綠捷鋰電池破碎分選設備極片脫粉分選回收線通過粉碎組件與篩分組件的協同作用,實現鋰電池極片的高效脫粉、分選與資源再生。具體構成及功能如下:
1. 粉碎組件:
- 撕碎機1:對報廢鋰電池極片料及生產邊角料進行初步撕碎,分解大塊物料,為后續破碎奠定基礎。
- 破碎機3:進一步細化撕碎料至更小粒徑(如≤6mm),確保物料均勻性,提升篩分效率。
2. 篩分組件:
- 滾筒篩5:篩分破碎料,分離出150目以下的黑粉(正負極活性材料)和篩上物料。
- 滾筒磁選機7:從篩上物料中分離鐵磁性雜質(如鐵),凈化物料。
- 磨粉機9:對磁選后的物料進行精細磨粉,促進銅/鋁與黑粉的進一步解離。
- 振動篩11(雙層篩網):
- 一層篩網(1.5mm孔徑):分離出較粗顆粒(如銅/鋁),并送入Z形空氣分選機。
- 二層篩網(200目孔徑):
- 篩上物(200目-1.5mm):高純度銅/鋁顆粒,直接回收。
- 篩下物(≤200目):黑粉,收集用于再生。
- Z形空氣分選機13:利用氣流差異分離輕質纖維類物料(如隔膜)與重質金屬,確保銅鋁純度。
二、技術優勢與特點
1. 高效多級粉碎與篩分:
- 采用“撕碎→破碎→磨粉”三級粉碎工藝,結合滾筒篩、振動篩的多級篩分,確保物料粒徑精準控制,提升分選效率。
2. 精細化分選與高回收率:
- 黑粉回收率≥99%,銅鋁回收率≥99%,雜質含量低(如鋁≤1%,銅≤0.5%),滿足電池級原料標準。
- 磁選+風選技術組合,徹底分離鐵、輕質物料與金屬,避免材料混雜。
3. 閉環循環工藝:
- 未通過篩分的物料通過旋風分離器回流至磨粉機,形成閉環處理,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利用率。
4. 環保與安全措施:
- 全密閉負壓系統:配備脈沖除塵、旋風分離等裝置,粉塵排放≤20mg/m³,符合環保標準。
- 惰性氣體保護(可能配置):在關鍵環節(如破碎)采用氮氣保護,防止電解液揮發或材料自燃,保障生產安全。
5. 智能化與自動化:
- PLC控制系統實時監測設備運行,優化參數(如溫度、轉速、氣流速度),降低人工干預,提升產能(單線≥2噸/小時)。
6. 模塊化與靈活性:
- 設備結構可靈活擴展,適配不同處理規模(如年處理量1.5萬噸)及電池類型(三元鋰、磷酸鐵鋰等)。
7. 經濟與環保效益協同:
- 經濟效益:高純度再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縮短投資回收期(約2年)。
- 環境效益:減少稀有金屬開采需求,每萬噸處理減少碳排放約2萬噸,助力“雙碳”目標。
三、工作流程解析
1. 進料與初步處理:
- 人工將極片料投入喂料輸送機,經撕碎機撕碎后,由皮帶輸送至破碎機破碎。
2. 篩分與分選:
- 破碎料經旋風分離器進入滾筒篩:
- 篩下物(≤150目黑粉)直接收集。
- 篩上物經螺旋輸送至磁選機除鐵。
- 磁選后物料進入磨粉機細化,再經振動篩雙層篩分:
- 一層篩上物(>1.5mm)送入Z形分選機分離纖維與金屬,金屬返回磨粉機。
- 二層篩分:
- 200目-1.5mm:銅/鋁顆粒,直接打包。
- ≤200目:黑粉,收集。
3. 閉環循環:
- 不合格顆粒通過旋風分離器循環至磨粉機,確保資源更大化利用。
四、應用價值與行業意義
1. 推動鋰電產業鏈閉環:通過高純度回收材料直接回用于電池制造,縮短供應鏈,降低原材料依賴。
2. 技術引領與合規性:符合《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等政策要求,推動行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
3. 全球化應用潛力:設備模塊化設計支持海外部署,助力全球鋰電池回收產業標準化發展。
綠捷鋰電池破碎分選設備極片脫粉分選回收線以“多級粉碎、精準篩分、閉環循環”為核心技術路線,實現了鋰電池極片材料的高效分離與資源再生。其高回收率、低污染、智能化特點,不僅解決了傳統回收效率低、污染大的痛點,更為鋰電循環經濟提供了可持續解決方案,兼具經濟、環境與社會效益,是鋰電池回收領域的技術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