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年處理10000噸鋰電池資源化回收系統設備,針對鹽水放電后的鋰電池進行高效、環保處置。通過低溫烘干、多級破碎分選、物理分離等技術,實現電解液去除、金屬(銅、鋁)與電池粉(正負極材料)的徹底分離回收,產出高純度再生材料,滿足工業化運行需求,并符合環保標準。
總體要求與供貨范圍
1. 總體要求
符合《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試行)》(HJ 1186-2021)等環保標準;
回收率更大化,避免二次污染;
自動化、智能化系統降低人工操作;
預留產能擴展接口。
2. 供貨范圍
硬件系統:預處理、破碎分選、低溫烘干、金屬分選、環保除塵、物料輸送、電氣控制等全套設備;
軟件與服務:PLC控制系統、操作培訓、安裝調試、質保維護;
配套工程:布局設計、基礎施工指導等。
核心工藝流程
1. 預處理階段
鹽水放電或專用放電柜確保電池安全;鏈板式加料機+皮帶輸送機控制進料量(0~3t/h),防酸防滑設計。
2. 破碎與分選階段
一級撕碎(雙軸撕碎機,粒徑≤3cm,氮氣保護防過熱);二級破碎(刀錘結合式,粒徑≤15mm);低溫烘干(150~250℃,電解液揮發率≥98%,冷凝回收廢氣);多級分選:重力分選(外殼)、磁選(鐵雜質)、風選(塑料隔膜)、摩擦揉搓(銅鋁箔與粉料分離)、渦流分選(銅鋁純度≥99%)。
3. 環保處理
廢氣:四級處理(旋風除塵+布袋除塵+噴淋塔+活性炭吸附),達標排放;廢水:中和沉淀后循環使用,損耗率≤4%;粉塵:布袋除塵過濾精度0.5μm,回收再利用。
技術指標
1. 產能與回收率;處理能力:1000~1500kg/h(年處理≥10000噸);回收率:黑粉≥98%,銅≥99.5%,鋁≥99%,雜質≤1%。
2. 環保指標
廢氣:顆粒物≤3mg/m³,非甲烷總烴≤50mg/m³,二噁英≤0.1ng-TEQ/m³;廢水循環率≥96%;噪音≤85dB(A)。
3. 節能與經濟性
能耗:≤150kWh/噸(電加熱),較濕法工藝節能50%;運營成本≤300元/噸;銅鋁分選純度較同類設備高5%~8%。
技術亮點
低溫無氧干餾技術:降低能耗與電解液處理成本;摩擦靜電分選:高效分離銅鋁箔與粉料;模塊化設計:快速維護,故障停機≤2小時/次。氮氣保護系統(氧含量≤8%)、防爆設計、急停連鎖保護;關鍵部件防爆等級ExdⅡBT4,防護等級IP55;檢修平臺配備安全護欄與照明。鋰電池資源化回收系統設備集成先進技術、嚴格環保措施及智能控制,可實現鋰電池資源化高效回收,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具備工業化應用條件,可打造行業標桿項目。